查看原文
其他

【清瑕】从外卖小伙的逆袭,看教育的诗和远方(荐读)

清瑕 清瑕Time 2020-10-05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小哥雷海为成了名人。他战胜北大文学硕士荣获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不仅成为这几天的热门话题,也成就了人们心中的一个传奇。本不想蹭热点。但是这可爱的外卖小哥,不仅用他的表现和诗词为我们演出了一个逆袭的喜剧,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和教育的思考。

从人类产生,教育就一直是贯穿我们生命过程的一个基本内容。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又为了什么?杜威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创造性地将杜威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影响深远的“生活教育”实验。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用一句话来概括教育的的概念,实在很难。

但是,从这次诗词大会一个普通人带给大家的震撼。我相信,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生活的功利,它蕴含着更多的意义。

在网上看到岳阳市云溪分局指挥中心袁文杰写的一篇参加诗词大会的一段感想。

我所在的是百行团,这里面藏龙卧虎,能人志士众多,有长江学者、有上届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有中华好诗词的冠、亚军、有地方处级干部,也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更有来自最基层、最底层的诸如“快递小哥”、“交通协警”这样的普通人。但无论身份差距有多大,由于诗词文化的共鸣,让我们聚在了一起,交流起来也没有隔阂与差距,这便是文化的力量。


知识如同浩瀚的海洋,广阔无边更深不见底,所以无论身份有多悬殊,无论见识多博远,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盲点,而在这个舞台上就有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凭借多年的刻苦钻读,将古诗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一次次成功消灭了盲点,最终鲤鱼跃龙门。在那一刻,我全身上下的血液也随着那人一起沸腾。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我想无论哪一行的“状元”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确的“三观”和一颗对知识渴望、追求善良、美好的赤子之心。这感受便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这是一个普通人对普通人的评价,但是却道出了读书和教育的真正内涵。正如我们喜欢的那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高晓松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心境:“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面对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读书和教育的终极价值。即使是千百年来,我们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决定甚至统治了教育的目的,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教育的希望。如果从职业和阶层的角度,他们不是大众眼里的成功,但是从精神成长和生命厚度而言,谁又能说他们是不成功的呢?

事实上,从古至今,教育核心功能始终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即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要求。孔子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亚里士多德主张城邦应培养具有德行的公民,培养有文化的君子。我们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其实这些都是在强调教育的人文目标和最终走向。

但同时,教育的工具作用,即知识技能的传播传授,也一直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形态。最早的教育的萌芽,应该在上古先民最初的谋生方式之中,内容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尸子君治篇》有一段关于原始氏族社会生活实况的记载: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渔猎是人类最古老的谋生方式之一。传说中的远古教育,是和谋生技术的传播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今时代,同基本的谋生技术相结合的教育一直在强化,并通过现代大学教育,现代人才选拔机制等形成了当代教育的主流和主体模式。

人们对教育和教育成功的评价也越来越功利化,名校、职业、高薪成为了普遍的标准,甚至唯一的标准。教育越来越走向了她的反面,背离了她的初衷。诗和远方远离教育的视野,竞争和职业成功成为唯一的选项。

整个世界教育在殊途中开始同归,所以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的讨论也就成为了同一个问题。但是,中国诗词大会,这场属于普通人的胜利,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教育回归的曙光。

外卖小哥,曾患淋巴癌没被病痛煎熬打垮的白茹云,出生前父亲已双目失明,致力于儿童语文教育的张欣未,四川油田灭火工人彭红宾等等,他们的表现和中国诗词的精神内涵,支撑起这份教育的诗和远方。

赛场上,还有10后男孩沈子杨:


来自乌克兰的帅小伙曾子儒:



为女儿而战的“无胃”民警夏洪鹏:



还有诗词伉俪李昂与朱琳,“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羡煞旁人。



正如总导演颜芳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这些普通人身上有着更真实的光芒。那些真正让你感受到诗词魅力的人,一定是最热爱生活、最愿意分享内心情感的人。这又何尝不是教育和生活的正真目的!?


这是去年观看最打动我的人,她叫白茹云,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郝桥乡的一个小村子,一个40多岁的农妇,身上哪有半点网络里推崇的女神样子?这么一个农民,读诗干什么?



6年前,生病了得了淋巴癌,需要到石家庄省四院做化疗。为了省24块车费,放弃村里直达石家庄的大巴,早晨5点起床,辗转换车5次,上午10点才能到医院。那段时候,买了一本诗词鉴赏,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这么把一本书看完了。做完化疗以后,鼻子、眼睛、耳朵、嗓子都出了问题,声带发音也不好。温暖的演播室里,白茹云却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她全程非常淡定,一笔一划地写答案。答对了全部的9道题目,拿下了285分的高分,观众都嗨翻了,她也只是微微一笑。


所以,诗情并不是只有才子佳人才配拥有,那些从事平凡工作的人,一样可以有气冲霄汉的气魄,柔情蜜意的情怀。他们喜欢诗、热爱词不是为了考个好分数、读个好学历,而是实现了精神的成长,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兰花的叶子春天长得很茂盛,桂树的花开在秋天也很有光彩,四时的每一种草木,都有它生命的力量,都能在适当时节,欣欣向荣地把自己的生命表现出来。这就是生活本身,生命本身。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又何尝不是让每个生命绽放自己的精彩?!


作为家长,或许我们会永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有个好出息。但是,这绝不是教育的全部。让他们平淡从容地成长,更重要,更有价值,更富意义。


教育,永远向着诗和远方……

-------THEEND-------



清瑕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教育观点文章荐读链接:

【清瑕】告诉孩子,人生是道选择题(推荐阅读)

【清瑕】我对李玫瑾教授的那次访谈(内有视频)

【清瑕】别替代孩子成长,要让Ta逆风也能飞翔(推荐阅读)

清瑕】天才是这样长大的,霍金小时候

【清瑕】教育,不能完全放下“戒尺”(强力推荐)

【清瑕】陪伴不到位,父母24小时在身边又如何(争议春晚小品)

【清瑕】开学了,告诉你美国有些小升初残酷竞争堪比中国

【清瑕】教育要比较,不是只比较(深度阅读)

【清瑕】人生最好的遇见就是自己

【清瑕】顺其自然绝不是教育懒惰(推荐阅读)

【清瑕】不要让追求个性纵容了任性(推荐阅读)

【清瑕】发现孩子,成就别样的自己(推荐阅读)

【清瑕】 清明节,你得和孩子说说生命(荐读)

教育访谈文章荐读链接:

【清瑕】陪孩子奔跑的萌爸(哈佛男孩孟雨晴的成长故事)

【清瑕】一个国际家庭中的“混血教育”(荐读)

【清瑕】成长,在智慧的教育中(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妈妈的育儿经)

【清瑕】家教,没有终点的爱的马拉松—哈佛妈妈燕子的育儿经


点赞、打赏、转发、留言、支持都是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